台灣短影音市場vs大陸短影音市場真相,是割韭菜還是新商機?

台灣短影音市場vs大陸短影音市場真相,是割韭菜還是新商機?

台灣短影音市場vs大陸短影音市場真相,是割韭菜還是新商機?
2023年互聯網漫天遍野都是教你用短影音賺錢的課程,所以短影音到底好不好賺?
我自己從2020年就在大陸台灣兩個市場跑,從抖音起步做到現在在東盟準備做短影音直播MCN,想來打破這個迷思。

大多數的老師會習慣用大陸的16億人口短影音市場狀況來做課程分享,營收數字通常上看百億(李佳琦2021年10月21日直播12小時營收100億人民幣),下看也是利潤率高達80%、90%的上百萬。(一個幼兒英文老師直播營收也都有150萬人民幣)

因此常給人一種「短影音超好賺,人手超跑豪宅」的想象。

16億的市場真的處處是商機,但台灣人口上看撐死就是2400萬,而且是你的阿公阿嫲全部都來短影音消費才算數。

所以短影音好不好賺?

能賺錢,但請別懷抱不切實際的想象。
我自己3年下來和大陸頭部的IP接觸以及台灣市場教學那麼多年,總結出三個對比。

分享給你台灣到底能從大陸的市場經驗中學到什麼?
我們該怎麼做?
對於該如何正確看待未來短影音的商機?
本篇都是真實經驗,內容對於非互聯網從業者可能較難(我已經盡量寫的好懂了),但認真看完對你一定有幫助。

如果你想讓更多人知道這樣的真相,可以分享出去或者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。

一、規模經濟vs範圍經濟

大陸人口多,市場大,基本人均能透過短影音達到的效益至少高於台灣100、1萬倍以上

因此大陸短影音策略無論是從產品定價設計、產品體系還是客戶經營的規模,通常是以不斷擴大規模,降低成本,銷售給更多客戶作為主導。

因此你常常看到直播間販售9.9甚至不用錢的產品,本質上是在「用錢去換流量」,前端做引流,後端做變現的最佳策略。
核心是把1個產品賣給1000個顧客。
但是台灣沒辦法這麼做,大陸市場16億人,1個產品賺1元,至少都能賺10億。
台灣市場別提成本本身高,供應鏈薄弱,你一個產品賺1元,撐飽才幾百萬。
所以台灣市場註定是不可能起量的,那該怎麼辦?
要麼供應鏈掌握在你手上,毛利和淨利都拉高,要麼你後端變現體系強大,流量來了,你能把單價整體拉升。
但總之,你更應該著重把1000個產品賣給1個客戶的策略,做好產品,做好服務,別再割韭菜了。

二、產業大 vs 產業小

在商業世界我最深的一個感悟就是,在大陸做企業做品牌,大多數都會考慮個人起盤,資本收尾。
但是在台灣80%以上的企業主,一輩子可能都沒有考慮過融資及進入資本市場,除非你的商業模式本身是可以橫跨到歐美世界,但這本身就是有難度的。
台灣的主體基本上是中小企業主
由此,做自媒體的核心意義不是所謂的「暴富」,而是提升變現效率,降低成本。

因此很多老闆問我說,我為什麼要在短影音上拋頭露面,我都會告訴他:
對於中小企業,老闆就是公司,老闆的品牌就是公司的品牌,打造老闆本身的IP比公司品牌效率更高。

你也許不會和大陸市場說的一樣,可以輕鬆暴富,但我可以保證你,能夠降低你企業曝光的成本。

三、完善的大陸變現體系 VS 複雜的非大陸變現體系

短影音直播是大陸領先全球的商業技術
領先歐美1-3年,領先台灣和東南亞5-10年,其核心就在於互聯網的工具和變現路徑環境的巨大差異。

舉個例子,一個微信就頂掉IG、LINE、社群經營、變現、部落格所有路徑,試問台灣和非大陸有哪個APP有這麼強大的互聯網整合功能?
變現體系上,大陸的UGC平台也全部都有完整的創作者變現路徑
但非大陸幾乎都是撕裂的,功能四散在各個軟體上,沒人做整合,也沒人有資源和能力做整合,這其實就大大決定了變現模式,大陸和非大陸必須要做拆分。

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也是花了3年時間,從美國、日本、歐洲到處學習,結合自己對大陸市場的了解,不斷挪移和變換,才到現在完全有一套系統,可以用於我的學員身上。

因此當我看到市場上一堆老師,沒有大陸經驗,生搬硬套,把不合適的理論套上不切實際的夢想,這樣真的是無法幫助到其他人的,只會讓市場的每個人對這個市場越來越失望。

我得承認,非大陸的短影音直播環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,我也還在持續以微薄之力探索融合的可能性。
但毋庸置疑的是,雖然短影音不會幫你暴富,也不會讓你一下擁有超跑豪宅,但他確確實實會改變未來商業運作的方式。
畢竟短影音的本質就是讓你去掉中間商,直接和市場交易的重要媒介。
我是宇傑,一個懂商業的短影音顧問,帶你做正確的事情。
#篤行365 Day3